chjt

《虞美人》课堂教学实录

《虞美人》课堂教学实录

安化二中 陈艳辉

一、故事导入,了解作者

老师: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975年,那是一个烟雨迷蒙的早上,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阴云笼罩的宫殿里,伫立着一位愁容满面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求过了。眼看着宋军的铁蹄就要践踏古老的金陵。他缓缓的转过身,脱下那件穿了十五年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然后一路呜咽,被解汴京。被封为“违命侯”,由一国之君沦为了阶下之囚。度日如年,终于熬到了978年的七夕,这一天是他四十一岁的生日,心感归国无望,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一首最绝望的诗歌《虞美人》。故伎的演唱传到了宋太宗耳中,一怒之下,宋太宗命人赐来了毒酒。在这个晚上,面对一弯残月,吟唱着这首悲情的心曲,喝下赐来的毒酒,倒地身亡。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学生:李煜

老师:对,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有关李煜,大家了解多少呢?

学生: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历史上称他为南唐后主。

学生:李煜生于公元937年7月7日,死于978年7月7日。他39岁的时候蒙羞投降,过了三年的囚徒生活,41岁被宋太祖毒死。

学生:李煜是位大词人,成就很高。

老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呀!我再补充一点。(多媒体显示)多媒体展示李煜的画像及个人档案。

姓名:李煜

别名: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籍贯:徐州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 词人

信仰:佛教

老师:李煜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前人吊李煜“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我们不妨用八个字概括他的一生:薄命君王,绝代词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李煜的内心世界。

二、整体感知

老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诵读再学习中的作用。那么我们就通过吟咏词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朗读的基本要求是:读准字音,注意韵脚,读对节奏;把握重音,注意语速,读出情感。请同学根据这一要求练习朗读。

老师:停,有没有那位同学踊跃为我们朗读的。

学生:分别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朗读。

老师:两位同学朗读得怎么样?

学生:男生读的太平淡,“砌”字读错了,应读“qì”。女生读得稍快,没有把感情读出来。

老师:那么怎样读才好呢?

学生:我觉的带着作者的感情来读。

老师:作者有什么感情?

学生:低沉、凄凉、哀伤。

老师:为什么不是欢快,激昂的呢?

学生:这与作者当时的处境有关,国破家亡,做了北宋的囚徒。

老师:那位同学愿意来为我们朗读一下。

学生:一位女生朗读。(老师为她配乐)

老师:大家说她读的怎么样?

学生:好

老师:好在什么地方?

学生:哀伤的音乐加上她哀伤的感情,好像把我们也带到那个忧伤而凄凉的世界了,抑扬有度,感情把握较准。

学生:情感把握的比较好,有感染力。

老师:这位同学讲得非常好,要想朗读的好,就必须把握作者的情感。这首词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无限哀伤的感情。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有痛苦难耐的现实,有诘问,有自问。诵读时语调要低沉,慢速,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特别要注意体现作者内心痛苦世界的几个词“何时,多少,不堪等,总之要做到眼中有形象,心中有悲情。

多媒体展示朗读指导: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 / 何时了?往事 / 知多少。小楼昨夜 / 又东风,故国 / 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 / 应犹在,只是 / 朱颜改。问君能有 / 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

老师:咱们一起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读出感情。

学生:齐读。

三、合作探究

老师:同学们读得很好,准确而有充满感情。接下来我们就来品味这首词。问:全词最关键的词是哪一个?

学生:愁

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思考探究作者之“愁“。(多媒体出示思考探究题)

A、词中描写了作者的哪些“愁”。

B、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写“愁”。

C、怎样看待作者的“愁”。

学生:分组探究。

老师: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词中写了哪些愁。

学生:美好往事已成过去令人愁。

学生:人生无常之愁,春花秋月年年有,雕栏玉砌犹在,但朱颜已改,国已易主。

学生:我认为写的是故国之思,小楼昨夜又东风,勾起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

学生:我读出了作者是亡国之痛,故国物是人非,国已易主,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故国不堪回首,令人伤心不已。

老师:同学们的理解很准确,表达也很清楚。我们仿佛触摸到了作者那颗伤痕累累的心。那里有对命运无常的慨叹,有对往昔美好生活的留恋,更有故国不堪回首的亡国之痛和浓重的故国之思。

老师: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愁?

学生:对比的手法,春花秋月依旧与故国已改、雕栏玉砌依旧与朱颜已改形成对比突出世事无常的慨叹和亡国之痛。

老师: “只是朱颜改”,“朱颜”的含义在注释里已经给了,那么这句话什么意思?

学生:他的容颜已经改变了。

老师:关键的一个字是什么?

生:改。

老师:那么改变的又是什么?仅仅是他的容貌吗?

学生:还有他的地位。

学生:他的国家。

学生:他的人格。

学生:他的尊严。

学生、他的以往的繁华。

学生:他的精神。

老师:一切的一切都已改变,也正因了这“改”,所以才有了如此深重的“愁”。请同学们继续分析词作所运用的手法。

学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愁”比喻成一江春水,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愁情的多,深和绵绵不绝。

老师: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为了能更好地表达这份情感,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很好,这是负载着李煜愁情的一江苦水,泪水,血水。王国维说的好: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这种技法很多词人都用过,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类似的诗句?

学生: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学生: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学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老师:让我们一起齐读这些写愁的语句,感受语言的魅力。

老师:通过学习虞美人这首词,我们如何看待李煜这一人物形象?

学生:不恤政事好声色,不务正业。

学生:李煜天真,直率。

学生:李煜过于懦弱了。

学生:我觉的词里面尽管会看到泪水,会看到思念,但看不到恐惧,看不到卑微。

学生:我觉得李煜是坚强的,勇敢的。

老师:何以见得?

学生:李煜写虞美人并且让宫女演唱,他肯定知道会招徕杀身之祸,但是他不怕。

老师:说的不错。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

四、拓展延伸

老师:抒写亡国之痛是李煜后期的作品中的主旋律,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另一首词《浪淘沙》,进一步感受他的悲恨情思。(多媒体展示作品)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学生:齐读。

老师:请从写作手法或思想内容上谈谈学习的感受。

学生:这一首词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梦中的欢娱与梦醒后的忧伤形成对比来表达作者的亡国之恨。

学生:“独自”一词写尽了身为阶下囚的凄凉和无奈。

学生:那帘外的雨也是作者心中的雨,借景来抒情。

老师:同学们的理解都不错。李煜的词以亡国为界分为前后期,后期作品中身为阶下之囚的李煜在词抒发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那他前期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贵为一国之君的他在词中会写些什么,抒发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看他的前期代表作《浣溪沙》

多媒体展示:

浣溪沙 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沾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学生:自由朗读。

老师:这首词写了哪些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这首词写的是通宵欢歌舞蹈的快乐宫中生活,表现了作者快乐幸福的生活状态。

学生:那娇羞的美人微醉后嗅花蕊的细节描写写出了宴会之乐。

老师:正如同学们所分析的,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君王,生活相当奢侈豪华,词的题材也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

老师:对比出优劣,李煜词作后期作品的艺术成就明显高于前期。法国作家缪塞说过“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让我们随邓丽君的歌声去进一步感受李煜的血泪之痛。播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

[教学反思]

1、注重情境创设,从导入新课的故事讲述,到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的配乐,最的歌曲播放和学唱都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的体会词作的意境和情感。

2、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课文朗读还是作品内容的分析教师重在引导,由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品味中理解。

3、精心选取拓展的内容,让学生对李煜其人和作品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4、对名句的解读还不够透彻,停留在比喻手法的理解,对其所抒发情感剖析理解不深入。

评论